谈说中国风水
一、风水学历史传承
风水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周朝,到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数千年来一直闪耀着神奇、瑰丽的光芒。公元17世纪,风水学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二十世纪中期,风水学在我国被套上封建迷信的外衣,封锁了多年不让见世。借中国改革开放东风,迎来了国学传统文化的的春天,风水学也不例外,重新步入人民生活,充分展示了风水学为人类造福的作用。目前,在我国掀起了一股强大的风水热潮,堪称家喻户晓,风生水起迎来了青山绿水的美好天地。
风水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替人们选择有利的居住环境,使居住之人,家安人泰,旺丁旺财,平安健康,人们称之为堪察阳宅;
二是替人们选择安葬死人的墓穴,称之为堪察阴宅。阴宅与阳宅的堪察自古就有之,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始君盘庚、公刘、周公等相地的记载。到了汉代,风水理论开始逐步兴起,后来逐渐家喻户晓。阴阳宅的理论来源于阴阳五行九星八卦等理论,表明当时人们对宇宙的总体认识已经形成体系,可以说,阴阳五行就是风水学最早的理论基础。从那时起人们对墓葬、住宅就有了讲究。

二、风水学流派
三国时代出现了管落辂,魏晋时出现在郭璞等一些技高如神的风水大师,管辂是三国平原术士,因有神奇判断墓之吉凶技术而闻名天下。晋朝的郭璞撰著了《葬书》。
唐朝时期,一般有文化的文人都懂风水,出现了一大批风水名师,如张说、司马头陀、杨筠松、等风水大师。
明清时期,是风水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传说明朝开国军师刘基先生对风水学特别精通,据说明朝定都于金陵(南京),就是刘基堪察的风水,在建筑宫殿时,刘基将基址立桩在水中,朱元璋嫌其太窄,将桩往后移动了一下。刘基说,这样一移动将来必成迁都之事。后来明成祖果然将京都迁移到北京。
清末时期风水学大为盛行,出现了很多风水派别,其中最有影响的有三元派、三合派、玄空派、八宅派、翻卦派、赖公五行派、搖鞭派等门派,虽然派别很多,总的方面不外乎形势派和理气派两大派。
1、形势派
最早以形势派论吉凶的是魏晋时期的管辂和郭璞。他们的立论观点是“聚气藏风”,以形论山论水,以龙、穴、砂、水的理论作为确定吉凶的依据。唐朝杨筠松继承他们的观点,在原来的理论基础上创造了形势派理论,其中三合派就是形势派最有成就、最有名望的一大门派。
形势派有形法、形象、峦头派等多种称谓,此派在江西一带最为盛行。杨筠松是形势派的祖师,他的代表作有《青囊奥语》、《天玉经》、《玉尺经》等,现如今研究形势派风水的学者都一致认为形势派是人们选择居住环境的最实用的学派,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研究实践。从而论证形势派的实用价值。
2、理气派
理气派又叫做福建派,最早源于福建。据传福建人为了学习风水,专门去江西向风水祖师杨筠松求教,而杨公坚决不肯传授。福建人求教心切,长跪门前三天未起,就这样,祖师还是担心,不肯传授。福建人见求之无果,一怒之下,不再强求,并下定决心,若不将风水术搞到,决不回家。遂到江西赣州一带,将杨筠松所点过的风水宝地的方向位置都暗地里用罗盘量下来,并詳细记录,回家后又结合自己所学的数术知识综合分析,自己另立一个门派,名为理气派——福建派。
理气派的理论十分庞杂,其内容完全是用五行八卦、河图洛书等论点,研究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学习此派的人不多。
其实,形势和理气两派是相辅相成的,在应用时,形势离不开理气,而理气也离不开形势。在实地操作时多以形势为体,理气为用。没有形势难以确定事情休咎,离开理气则无法推测出事情的应事时间。虽然如此,两派学人为了维护自己门派,形成各走一路、分道扬镳的局面。长期以来,两个门派相互攻击。形势派认为,只有峦头形势才是风水正宗门派;理气派认为,只有理气才能解决风水问题。两大派相互排斥,互不谦让。到了明清时期,有人主张,应该将两派合一才能使风水学完整,如《山命全书》提出,必须两派合一,以峦头为体、理气为用的整体观点来进行操作,才能形成丰富和完善的风水术,从实际情况来看,也必须如此。
通过我对风水学学说大概的谈说了一些风水学方面的知识,还希望风水研究学习者在学习研究中有所参悟。由于风水学的学理深奥,要想在这方面学有所成,最好能拜明师指点,得明师点拨才能少走弯路。
青岛国学乾坤文斋书院高级周易预测研究师张合勤
2022年十月二十八日
|